今天给各位分享榄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榄仁树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榄仁是什么果实
榄仁是榄仁树果实。榄仁树是使君子科、诃子属大乔木,高15米或更高,树皮褐黑色,纵裂而剥落状。榄仁果椭圆形,常稍压扁,具2棱,棱上具翅状的狭边,两端稍渐尖,果皮木质,坚硬,成熟时青黑色,花期3-6月,果期7-9月。
分布范围:
榄仁树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印度东部和安达曼群岛及马来半岛。印度和缅甸大部分地区都有栽植,通过天然传播和引种,已遍布东半球热带地区,包括东非、西非和太平洋群岛,东热带美洲各国的低地或靠近海的地方亦可见到此树,是越南最主要公路及庭园绿化树种。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和福建有栽培。中国榄仁树的分布北界是福建厦门。在厦门大学校园、厦门市植物园和鼓浪屿华侨引种园均有栽培。榄仁树在海南的许多地方已成为天然分布种,特别是在滨海地区、红树林林缘、高潮带沙滩或潮水可以影响到的地段长势都比较好。
小叶榄仁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喜高温多湿的气候
小叶榄仁别名:细叶榄仁、非洲榄仁、雨伞树 、法国枇杷。它树形虽高,但枝干极为柔软,根群生长稳固后极抗强风吹袭,并耐盐分,为优良的海岸树种。那么小叶榄仁的养殖方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叶榄仁的养殖方法(基本知识):
最佳繁殖时间:播种适宜在春至夏季进行;嫁接在三月上旬为宜,阴雨天气不宜嫁接。
最佳生长土壤:小叶榄仁耐贫瘠、盐碱,适应性极强,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以肥沃的沙质土壤为佳。
生长湿度要求:小叶榄仁性喜高温多湿,地中海地区的相对湿度一般在40{bf}-65{bf}。
最佳生长温度:小叶榄仁喜高温、耐热,生长适温约为23-32℃,0℃以下顶部枝条易受冻害。
最佳生长光照:小叶榄仁阳性植物,日照需充足。
养殖小叶榄仁的注意事项:
施撒肥料:
小叶榄仁在每年春、夏季各施有机肥一次。
浇水要点:
小叶榄仁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幼苗期需水较多,应常补给。其后根据气候和土壤水分情况及时浇水。
修剪要领:
树冠不均衡,落叶后稍加整枝,剪除主干下部侧枝,能促使主干长高。
修剪方式尽量不修剪到顶芽与侧芽,使其侧枝叶扩展之后再行修剪。目前美丽小叶榄仁树型有两种,一是塔型,二是伞型,就以这二种树型的修剪方式就不一样。
塔型修剪 ,顶芽主干则可无限生长,对于侧枝的修剪比较讲究,愈靠近基部的侧枝,其修剪愈少,换句话说!愈靠近基部的侧枝愈长,愈靠近顶端的侧枝愈短。
伞型修剪 ,则必须先着重于第一二层侧枝,将顶芽主干自第二与三层侧枝之间锯掉,往后营养会供给于一二层侧枝,而变成展开树冠,人在树下晃如于一片天然大伞之中。
繁殖要点:
小叶榄仁繁殖常采用 播种法、嫁接法 进行。
1、播种法
取成熟掉落的种子为佳,春至夏季播种。
2、嫁接法
砧木选用榄仁树,三月上旬嫁接为宜,阴雨天气不宜嫁接。
病虫防治:
小叶榄仁常见害虫为夜蛾类和咖啡皱胸天牛危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1)清除杂草,收获后翻耕晒土或灌水,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有助于减少虫源。2)结合管理随手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虫,以减少虫源。
2、物理防治。2)点灯诱蛾。利用成虫趋光性,于盛发期点黑光灯诱杀。2)糖醋诱杀。利用成虫趋化性配糖醋(糖:醋:酒:水=3:4:1:2)加少量敌百虫诱蛾。3)柳枝蘸洒500倍敌百虫诱杀蛾子。
3、药剂防治。挑治或全面治交替喷施21{bf}灭杀毙乳油6000-8000倍液,或50{bf}氰戊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或20{bf}氰马或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bf}功夫、2.5{bf}天王星乳油4000-5000倍液,或20{bf}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或80{bf}敌敌畏、或2.5{bf}灭幼脲、或25{bf}马拉硫磷1000倍液,或5{bf}卡死克、或5{bf}农梦特2000-3000倍液,2-3次,隔7-10天1次,喷匀喷足。
拓展知识-小叶榄仁的作用:
1、观赏价值
小叶榄仁主干浑圆、挺直、枝桠自然分层、轮生于主干四周,层层分明有序水平向四周开展,枝桠柔软,小叶枇杷形,具短绒毛,冬季落叶后,光秃柔细的枝桠美,益显独特风格;春季萌发青翠的新叶,随风飘逸,姿态甚为优雅。
2、园林用途
小叶榄仁树形虽高、但枝干极为柔软,根群生长稳后极抗强风吹袭,并耐盐分,为优良的海岸树种。
景观用途:庭园树、行道树。
常用园林植物之【锦叶榄仁】
学名: Terminalia mantaly Triciolor
别名: 花叶榄仁、银边榄仁、彩叶榄仁、雪花榄仁
生活型: 落叶乔木
主要特征: 树高可达20 m,主干直立,浑圆挺直,生性强健,冠幅可达8 m,树冠呈伞形,层次分明,质感轻细;树皮浅褐色,遍布浅色的点状短线条,长0. 5~1. 0 cm以上,宽1~2 mm,尖削度较小;枝短且呈自然分层,轮生于主干四周,蓬勃向上,层次分明有序,四周向上展开,呈斜斗形,枝条柔软细密,抗台风能力极强;叶片呈倒阔披针形或长倒卵形,叶长3~5 cm,叶宽1~3 cm,具4~6对羽状叶脉, 4~7叶轮生。叶片外缘为淡金黄色,约占叶面1/2,叶中央为浅绿色,故有银边榄仁之称。
生长习性: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年降雨量1 800~2 000 mm,相对湿度70% ~80%,以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疏松,微酸性的沙质土上生长最好,有抗大气污染和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还能耐一定的干旱,有较强的抗风功能。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生长茂盛,全光照或适度荫蔽均生长良好,稍耐瘠薄,在沿海沙地、泥炭土、石炭岩土壤均可生长,能耐轻霜及短期的低温。
适应地区: 原产地在东非印度洋内的马达加斯加岛,最早引进我国台湾,后由台湾引进大陆,只适应在华南地区,内陆地区以及北回归线以南(广东的从化,封开一线,广西的仓吾-贵平一线)以南地区,或东部沿海福建漳州以南种植,而且年极限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摄氏度,无霜冻。
园林应用: 锦叶榄仁独特风格,枝干挺拔,常用于作庭园树、行道树。树形虽高,主干浑圆挺直,但枝干极为柔软,根群生长稳固后极抗强风吹袭,并耐盐分,为优良的海岸树种。
——摘自《中国植物志》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榄仁和榄仁树图片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榄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