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_龙胆鱼

小鼎阳 62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龙胆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龙胆鱼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龙胆是什么植物?

广义的龙胆既是一个科名和属名,即龙胆科和龙胆属,该属全世界有400种,我国有247种;又是多种植物名称;狭义的龙胆仅指一种植物。本文仅谈谈龙胆这种植物。

龙胆是一个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本草经》,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其别名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为龙胆草;在多地还叫胆草、草龙胆、山龙胆等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双子叶植物纲龙胆科龙胆属龙胆草组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

龙胆的功效与作用

龙胆的功效 1、富含物质

龙胆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分: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可高达7.33%,而龙胆苦甙含量可达6.34%。生物碱:龙胆碱即秦艽碱甲,龙胆黄碱。

2、功效作用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捣敷。

龙胆的临床应用

1、治伤寒发狂:草龙胆为末,入鸡子清、白蜜化凉水服二钱。(《伤寒蕴要》)。

2、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水煎服。(《局方》龙胆泻肝汤)。

3、治雀盲夜不见物:龙胆草一两,黄连一两。二味为细末,食后用热羊肝蘸药末服。(《履巉岩本草》)。

4、治暑行目涩:生龙胆(捣汁)一合,黄连(浸汁)一匙,和点之。(《世医得效方》)。

5、治眼中漏脓:龙胆草,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水下。(《飞鸿集》)。

6、治谷疸,食毕头旋,心佛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牛胆丸如捂子,以生麦汁服五丸,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7、治咽喉肿痛:龙胆草一把,捣汁,汩嗽服之。(《本草汇言》)。

8、冶卒下血不止:草龙胆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五服,如不差更服。(《姚僧坦集验方》)。

9、治伤寒汗后,盗汗不止,或妇人小儿一切盗汗,并宜服之:龙胆不以多少,焙干,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猪胆汁三两,点入温酒少许,调服,空心临卧。(《杨氏家藏方》龙胆汤)。

10、治肾囊风瘙痒或破,流水,又名绣球风:苦龙胆草、经霜桃叶、蜂房、藜芦、千张纸。共捣细末,芝麻油调搽。(《滇南本草》)。

4、科学研究

给大鼠腹腔注射龙胆减,30分神后血糖升高,持续3小时;且剂量越大升血糖作用愈强;切除动物肾上腺则升血糖作用消失,用Komp法测定肝糖原发现明显降低。肾上腺素能部分或完全阻断龙胆碱的作用。

龙胆的市场信息

1、龙胆的价格

龙胆的价格约0.25-0.45元/克。

2、龙胆的选购 方法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根及根茎。龙胆为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略具四棱,粗糙,绿色或稍带紫色。叶对生,下部叶鳞片状;中、上部叶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钉形,边缘及下面主脉粗糙,基部抱茎。花簇生于茎顶和上部叶腋;花萼钟形,膜质;花冠蓝紫色,钟形,5裂。蒴果卵圆形,有柄。花期9~10月,果期10月。采制春、秋季来挖,洗净,干燥。

3、龙胆的保存方法

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龙胆的功能主治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

龙胆-中药材

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主骨间寒热,惊瘸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本经》

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别录》

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药性论》

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日华子本草》

古方治疸多用之。《本草图径》

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履巉岩本草》

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医学启源》

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滇南本草》

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医学入门》

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纲目》

药物成分

植物百科: 龙胆

龙胆介绍:

别名:(花卉植物) 地胆头、磨地胆、鹿耳草(海南)

龙胆.jpg

拉丁学名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

植物科属:龙胆科、龙胆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龙胆,高30-60厘米。根茎平卧或直立,短缩或长达5厘米,具多数粗壮、略肉质龙胆的须根。直立,黄绿色或紫红色,中空,近圆形,具条棱,棱上具乳突,稀光滑。枝下部叶膜质,淡紫红色,鳞片形,长4-6毫米,先端分离,中部以下连合成筒状抱茎龙胆

中、上部叶近革质,无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7厘米,宽2-3厘米,有时宽仅约0.4厘米,愈向茎上部叶愈小,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微外卷,粗糙,上面密生极细乳突,下面光滑,叶脉3-5条,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突起,粗糙。花多数,簇生枝顶和叶腋龙胆;无花梗;每朵花下具2个苞片,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与花萼近等长,长2-2.5厘米;花萼筒倒锥状筒形或宽筒形,长10-12毫米,裂片常外反或开展,不整齐,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8-10毫米,先端急尖,边缘粗糙,中脉在背面突起,弯缺截形;

花冠蓝紫色,有时具多数黄绿色斑点,筒状钟形,长4-5厘米,裂片卵形或卵圆形,长7-9毫米,先端有尾尖,全缘,褶偏斜,狭三角形,长3-4毫米,先端急尖或2浅裂;雄蕊着生冠筒中部,整齐,花丝钻形,长9-12毫米,花药狭矩圆形,长3.5-4.5毫米;子房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2-1.4厘米,两端渐狭或基部钝,柄粗,长0.9-1.1厘米,花柱短连柱头长3-4毫米,柱头2裂,裂片矩圆形。

蒴果内藏,宽椭圆形,长2-2.5厘米,两端钝,柄长至1.5厘米;种子褐色,有光泽,线形或纺锤形,长1.8-2.5毫米,表面具增粗的网纹,两端具宽翅。

植物花期:

花果期5-11月。

植物花语:

喜欢看忧伤时的你。

地理分布:

产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生于山坡草地、路边、河滩、灌丛中、林缘及林下、草甸,海拔400-17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亚洲东部。在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耐寒性强,但不耐炎热。喜阳光充足,稍耐阴。要求湿润、肥沃的土壤,不耐干旱。

园林用途:

可作花境栽植,也可于林缘或草坪丛植观赏。

龙胆的功效与作用 龙胆的禁忌

核心功效

保肝利胆、抗菌消炎、免疫调节

龙胆的简介

功效作用

1、保肝利胆龙胆,龙胆能减轻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龙胆,有降低转氨酶的效果。能收缩胆囊和增加胆汁分泌而有利胆作用。龙胆苦苷小量能促进胃液和胃酸的分泌,有健胃作用;大量服用能抑制分泌,减少食欲,阻碍消化。

2、抗菌消炎,龙胆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龙胆碱和龙胆液口服或腹腔注射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且较水杨酸钠强4~7倍。龙胆注射液可明显促进炎症细胞的吞噬功能。,

3、免疫调节,龙胆有抑制抗体生成的作用。龙胆泻肝汤注射液能使小鼠胸腺重量增加,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的转化。龙胆泻肝汤有抗过敏作用,能使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明显减轻。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脾胃虚弱者、无湿热实火者、孕妇

不宜同食

无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

龙胆草粥:将龙胆草、竹叶洗净后,用水煎取汁液.去渣后再加入大米中,一起煮成粥即可。

中草药:龙胆的功效与作用

【中文名】龙胆(《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陵游(《本经》),草龙胆(《本草图经》),龙胆草(《履巉岩本草》),苦龙胆草、地胆草(《滇南本草》),胆草(《药品化义》),山龙胆(《浙江中药手册》),四叶胆(《广西中兽医药植》),水龙胆(《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①龙胆,又名:粗糙龙胆。

多年生草本,高35~60厘米。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的根,根长可达25厘米,淡棕黄色。茎直立,粗壮,通常不分枝,粗糙,节间常较叶为短。叶对生,无柄,基部叶2~3对,甚小,鳞片状;中部及上部叶卵形、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约3~8厘米,宽0.4~4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连合抱于节上,叶缘及叶脉粗糙,主脉3条基出。花无梗,数朵成束,簇生于茎顶及上部叶腋;苞片披针形;花萼绿色,钟形,膜质,长约2.5厘米,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至线形;花冠深蓝色至蓝色,钟形,长约5厘米,先端5裂,裂片卵形,先端锐尖,裂片间有5褶状三角形副冠片,全缘或偶有2齿;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的下方;子房长圆形,1室,花柱短,柱头2裂。蒴果长圆形,有短柄,成热时2瓣裂。种子细小,线形而扁,褐色,四周有翅。花期9~10月。果期10月。

生于山坡草丛、灌木丛中及林缘。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地。

②三花龙胆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茎短,簇生数条细长的根。茎直立,不分枝,光滑无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5~1厘米,宽0.5~1.2厘米,先端渐尖,边缘稍反卷,光滑无毛,主脉1条,明显。花无梗,1~3朵,罕5朵,成束着生于茎顶及上部叶腋;苞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花萼长2~2.5厘米,先端5裂,裂片长短不等,长5~15毫米;花冠深蓝色,钟形,长约3.5~4.5厘米,先端5裂,裂片卵形,先端钝或近钝状;副冠5片,甚短小。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灌木丛中、林间空地或草甸子中。分布黑龙扛,吉林、辽宁等地。

【采集】春、秋均可采收,以秋季采收质量为佳。采挖后,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为不规则块状,长约0.5~3厘米,直径约0.5~1厘米;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皱缩,有横纹,上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质坚韧;难折断;断面略平坦,黄棕色。根丛生于根茎上,长约8~20厘米,上部直径约0.2~0.4厘米,下部较细;表面黄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棕色,木部甚小,类白色。气微弱,味极苦。以根条粗长、黄色或黄棕色、无碎断者为佳;根条细短及根条少、色红黄者质次。

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扛苏、浙江等地。以东北产量最大,习称为"关龙胆。"

此外,在东北地区及山东尚用东北龙胆作龙胆入药。东北龙胆叶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9~10厘米,宽1.2~2厘米。萼裂片不等长,花冠裂片呈三角形锐尖。

在云南尚有滇龙胆及其变种点花滇龙胆的根及根茎亦同等入药。滇龙胆茎单1或2~3分枝。叶倒卵状长圆形,长3~6厘米,宽1~2厘米,先端圆或钝,主脉3条基出。花冠紫红色,长约2厘米。其药材:根茎很短,根长6~15厘米,上部直径1~2毫米;外表淡黄色至黄棕色,表皮易脱落;质坚脆,略呈角质样,木质部黄色。

在西藏地区使用的龙胆草,为龙胆科扁蓄属植物湿生扁蓄的全草。

【化学成份】含龙胆苦甙(gentiopicrin)、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龙月二糖(gentiobiose)、龙胆灿酮(gentisin)和龙胆酸等。

【炮制】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龙胆,采得后阴干,欲使时用铜刀切去髭上头了,锉,于甘草汤中浸一宿,至明漉出 *** 用。"

②《本草图经》:"取根细锉,用生姜自然汁浸一宿,去共性,焙干捣。"

③《本经逢原》:"去芦,或酒炒。"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涩。"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医学启源》:"气寒,味大苦。《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辛。"

④《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苦微酸,性寒。"

【归经】入肝、胆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胆、肾、膀胱四经。"

②《本草经疏》:"足厥阴、少阴、阳明三经。"

【功用主治】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 *** 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①《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瘸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②《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③《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④《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⑤《本草图径》:"古方治疸多用之。"

⑥《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

⑦《医学启源》:"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⑧《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⑨《医学入门》:"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

⑩《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捣敷。

【宜忌】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勿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

②《本草经集注》:"贯众为之使。恶地黄、防葵。"

③《日华子本草》:"小豆为使。"

【贮藏】置干燥处。

【选方】①治伤寒发狂:草龙胆为末,入鸡子清、白蜜化凉水服二钱。(《伤寒蕴要》)

②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水煎服。(《局方》龙胆泻肝汤)

③治雀盲夜不见物:龙胆草一两,黄连一两。二味为细末,食后用热羊肝蘸药末服。(《履巉岩本草》)

④治暑行目涩:生龙胆(捣汁)一合,黄连(浸汁)一匙,和点之。(《世医得效方》)

⑤治眼中漏脓:龙胆草,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水下。(《飞鸿集》)

⑥治谷疸,食毕头旋,心佛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牛胆丸如捂子,以生麦汁服五丸,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⑦治咽喉肿痛:龙胆草一把,捣汁,汩嗽服之。(《本草汇言》)

⑧冶卒下血不止:草龙胆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五服,如不差更服。(《姚僧坦集偏方》)

⑨治伤寒汗后,盗汗不止,或妇人小儿一切盗汗,并宜服之:龙胆不以多少,焙干,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猪胆汁三两,点入温酒少许,调服,空心临卧。(《杨氏家藏方》龙胆汤)

⑩治肾囊风瘙痒或破,流水,又名绣球风:苦龙胆草、经霜桃叶、蜂房、藜芦、千张纸。共捣细末,芝麻油调搽。(《滇南本草》)

【临床应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对轻症能口服者给予20%龙胆草糖浆,日服3次,每次10~15毫升;昏迷或呕吐不能进食者,给2:1龙胆草注射液每天3~4次,每次2~4毫升肌注,至热退3天后停药。中、重型者均同时辅以西药常规治疗。共观察23例,其中重型11例,中、轻型各6例,结果均痊愈。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者18例,15例有抽搐症状者,24小时内控制11例(另4例在2天内控制),神志转清醒者10例。只有1例重型有后遗症。

提醒您:龙胆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龙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龙胆鱼、龙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龙胆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