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的栽培技术_平菇的栽培技术要点

小鼎阳 181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平菇的栽培技术,以及平菇的栽培技术要点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食用菌平菇栽培技术

食用菌平菇栽培技术如下:

1、场地选择

可选择在树荫下建遮阳大棚,或者是半地下式菇棚,场地要求排水,通风良好,远离粪堆等污染源。平菇菌丝耐低温,但不耐高温,温度40度便会死亡,因此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种植时间。

2、养料配制

平菇种植常用配方:每50kg玉米芯粉加石灰0.5kg、麦鼓7.5kg、过磷酸钙0.5kg、尿素0.1kg、多菌灵0.1kg。将这些搅拌均匀后装入专用接种带,进行压紧压实,另外将菌种和料按照1:6比例进行,可以保证菌体适中,接种成功。

3、菌种摆放

摆放场地可用多菌灵进行消毒,并且用石灰水进行清洁,摆放时可单层排放在地面上,每3排留50公分的过道,每一排的间距小于20公分,带跟带之间的距离要小于5公分,当菌丝发育时,可以用针在两端扎一圈排气孔,室内温度若是超过32度,要向地面洒水,保持通风降温。

4、生长管理

平菇在发菌期需要对环境进行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在播后两天,菌种会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需要每天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注意将室温控制在30℃以下,且空气湿度在65%左右,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10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

5、病虫害预防

平菇病害主要有黄斑病,褐斑病,发现发病后,要及时摘除有病的平菇,清理出之后停止喷水,增加通风量,并且对过道墙壁进行消毒杀菌,对于发病的面料,可以使用500倍的72%链霉素进行喷施,一天喷施两次,连续喷5天,可以彻底杀菌。

6、采收

当平菇生长到5公分左右,就可以采收了,采收之后要进行面料清理,且停水2天,再进行喷雾保湿,催蕾出菇,这样可以采收7次左右。平菇从装袋到出菇管理,正常的话,22天左右就可以采收,生物转化率可高达180%。

平菇栽培新技术

现在很多蔬菜植物都可以在家里面种植,不仅环保而且还方便,阳台种蘑菇你知道吗?阳台中出的蘑菇同样可以食用,而且可种植的种类也多。那么,阳台种植蘑菇的方法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学习学习。

菌种选择

种植蘑菇之前,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菌种的选择,好的菌种可以让你种出好的蘑菇。菌种的菌袋一定要坚硬厚实而且不容易破,其次是要透明良好,这样方便观察菌苗的生长情况。菌袋内菌料的密度要在每立方米450克左右,放入水中能够在水面上露出一半的体积。同时选购菌种时,要看重量和体积,重量大体积小,说明没有过多的掺杂水分。菌料的主料最好是棉籽壳的,颜色看起来为深褐色,菌丝的颜色一般为白色。

种植方法

将菌袋解开,开两厘米左右的口,然后喷一点水,放在通风好、湿润的地方,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保持室温在20到30度之间即可。当小蕾菇从袋口长出来以后,就可以将整个袋口都打开。用一根湿毛巾盖住袋口,时常往毛巾上洒水,保持湿润,几天后就会长出蘑菇了。

菌帽长到一厘米的时候,要经常洒水,保持湿度,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就会成熟,等到菌盖长得如波浪一样的时候就可进行采摘了。采摘完以后,将摘除的根部清理干净,继续保持湿度,然后就会长出新一轮的蘑菇。

平菇栽培方法

平菇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会吃到的一种食用菌平菇的栽培技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人们公认为营养保健食品。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平菇栽培 方法 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平菇的栽培方法

步骤一平菇的栽培技术: 配置培养料

按照棉籽壳72%、木屑15%、麸皮10%、石膏粉1%、过磷酸钙1%、多菌灵1%这样的比例准备配料

先将棉籽壳用2%的石灰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沥干,再与其平菇的栽培技术他辅料拌匀,注意培养料的湿度,配料的含水量为60%~65%,用手握培养料的时候指缝略有水渗出但是不会滴下来为准。ph调为7~7.5为好。拌料后进行堆料3~5天,期间温度70°左右应该进行翻料,以免温度过高。

步骤二:播种

先将床架底部铺一层农用薄膜,然后将培养铺在床架上,用木板拍紧实,培养料的厚度10~15cm,气温高的情况下,培养料的厚度稍薄,气温低的情况下,培养料的厚度稍厚,每平方米床面用干料约15~20kg。

铺完后即可播种,以穴播方式播种,穴距5~8cm,穴深3~5cm,每平方米用菌种4~5瓶。最后再撒上一层菌种进行覆盖,播完之后在床面上铺一层报纸,再盖上薄膜即可。

步骤三: 发菌管理

播种后,菇房温度控制在15~20°,相对湿度为70%左右。若气温过高揭开薄膜通风降温,播种10天以后每天可揭开薄膜1~2次,每次20min。

步骤四:出菇管理

播种后30~40天,菌丝长满培养料,这个时候出现类似葡萄状的平菇子实体原基,即可揭去覆盖料面的薄膜,控制菇房温度在15°左右,喷水保湿,湿度调至90%左右,加强菇房通风换气,经过一个星期左右即可采收。

平菇栽培培养基的种类

1、主要原料

主要原料又称主料,是指以粗纤维为主要成分,能为平菇菌丝生长提供碳素营养和能量,且在培养科中所占数量比较大的营养物质。

①、棉籽壳:棉籽壳是脱绒棉籽的种皮,为油料加工厂的下脚料。棉壳占棉籽总重量的32-40%,我国年产棉籽壳约1200万吨,绝大部分用于食用菌生产,据研究,棉籽壳不仅营养丰富,且质地疏松,吸水性强,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加水浸透或加压力时,不板结,透气性好,含有一定空气,可提供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氧气,是适宜平菇栽培的最理想原料。棉籽壳也有好多种,有粗壳;中粗壳、细壳之分,有绒多、少之分,有含棉籽仁多少之分。一般粗壳、绒少壳,仁少壳发菌好于细壳、绒多壳,仁多壳。但细壳、绒多、仁多壳产量又高于粗壳、绒少、仁少壳:建议用户在购买时要两者兼顾,灵活机动。

②、玉米芯:脱去玉米粒的王米棒,称玉米芯,也称穗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居粮食作物的第三位,年产玉米芯及玉米秸杆约9000万吨。干玉米芯含水分8.7%,有机质91.3%,其中租蛋白2.0%,粗脂肪0.7%,粗纤维28.2%,o,可溶性碳水化合物58.4%,粗灰分2%,钙 O.1%,o,磷0.08%,经粉碎发酵,加其他氮源和辅料,可袋栽平菇。

③、木屑:锯木加工厂产生的下脚料称木屑,也可用树枝加工粉碎而成。适合平菇生长的以阔叶树木屑为佳。木屑的粗细,因加工工具和木质而异。用带锯加工的木屑比圆盘锯加工的细,硬质木材的木屑比软质木材的木屑好。栽培平菇用的木屑粗的比细的好,硬质木材的木屑比软质木材的木屑好。宜栽培平菇树种的干木屑,一般含粗蛋白1.5%,粗脂肪1.1%,粗纤维71.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25.4%,实践证明,松、杉木屑也能进行平菇生产,一般从锯木场收集的木屑,常夹有松、杉、柏、樟等木屑。因此,在使用前应放置半年至一年时间,以自然挥发、驱除芳香等物质就可正常使用。用于塑料袋栽培的木屑,均要过孔径4毫米的筛,以清除杂物及尖刺木片、以免刺破料袋。

④、 其它 :稻草,甘蔗渣,黄豆秸、花生壳经粉碎成小颗粒状作为碳源,添加氮源等,也是栽培平菇的培养料,但这类原料 种植 产量并不高,本资料中不再详细介绍其栽培方法、如有这些原料,笔者建议,只能以5%比例少量添加到以棉籽壳、玉米芯为主的培养料中。

2、辅助原料与药剂

辅助原料又称辅料,是指能补充培养料中的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且在培养料中比例较少的营养物质。辅料除能补充营养外,还可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状。常用的辅料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天然有机物质,如麸皮、玉米粉等,主要用于补充主料中的有机态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不足。另一类是化学物质,以补充营养为主,如尿素、复合肥等。

①、麦麸:麦麸是小麦籽粒加工面粉时的副产品;含有16种氨基酸,尤以谷氨基酸含量最高(占46%),营养十分丰富,而且质地疏松,透气良好。但易滋生霉菌,故用作培养基,需经严格挑选,变质发霉的不宜采用。

②、玉米粉:玉米粉也称玉米面,是玉米籽粒的粉碎物,—般含水分12.2%,有机质87.8%,由于营养丰寓,维生素B2含量又高于其他谷类作物。在食用菌培养料中,加入5-10%,可以增强菌丝活力并显著提高产量。

③、尿素:尿素是一种有机氮素化学肥料,白色晶体,含氮量为42—46%,在食用菌生产中,常用作菌体培养料的补充氮素营养,其用量一般为0.1-0.4%,添加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氨气对菌丝的毒害。

④、石灰:在平菇生产中,培养料中添加适量的石灰,主要作用是提高培养料的酸碱度,杀死杂菌或抑制杂菌的生长,防止杂菌的污染。其次是增加培养料中的钙质,改善培养料的营养状况,促进平菇菌丝的旺盛生长,对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一般用量为1—4%。

⑤、复合肥。复合肥是指氮、磷;钾三种元素高含量的复合肥料,呈灰色颗粒状,增产潜力大,一般进口复合肥要比国产复合肥营养含量高,如进口复合肥磷酸二铵,每50公斤170元,用于平菇培养料配制,使用量力0.2-0.4%,国产复合肥品种很多,如“三元牌”、“红光牌”,因含量低,50公斤 160元,用于平菇培养料配制使用量可加大到0.8-1.2%,本资料配方中汲及到的复合肥都指国产复合肥。

⑥、多菌灵:是一种广谱型的内吸性杀菌刑,对人畜低毒。多菌灵虽不能直接杀菌,但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其杀菌机制是干扰病原物质细胞分裂。多菌灵化学性质稳定,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不易失效,在300-312℃条件下才能被分解。多菌灵用量偏大,虽然栽培成功率高,但菇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量会相应增加,低毒并不等于无毒,使用量必须慎重。本资料配方中汲及到的多菌灵均为江苏镇江农药厂生产的含量为25%的多菌灵。

⑦、克霉灵,又名二氯异氰尿酸钠。因长期使用一种杀菌药剂,杂菌易产生抗药性,有个别用户反映因多年使用多菌灵作抗菌剂,现在无论发酵料还是熟料栽培,杂菌总是控制不住。因此,在此情况下,建议改用克霉灵试试,克霉灵作为防霉剂药效成份、作用基理均相似,按0.1%的用量拌入培养料中,对氯霉、黄曲霉、链孢霉等有极强的预防和消杀功能。缺点是遇到70℃以上的高温会容易分解。

平菇种植技术

1、种植环境

平菇栽培适宜在透光、透风、有升温以及御寒条件的环境中,热度很高的地下菇场或者温室大棚及昏暗、不通风的环境不适合栽培平菇。种植前要把环境打扫干净,墙面和石灰水涂刷、地面要洒上生石灰消毒,栽培前把地面的生石灰打扫干净。

2、培训菌株

平菇栽培材料要用棉壳百分之八十,麸皮百分之十五,豆饼百分之三,石膏百分之一,石灰百分之一。温度控在22度恒温,把不好的菌株除去,选择发芽率以及菌丝生长加快的菌株。

3、接种技术

增加接种量。冬季温度低,发菌时菌丝发展迟缓,能够经过增加接种量,让菌种发芽后,迅速遮盖全部料面,变成平菇正常菌丝发展优势,抵制杂菌生长。实行严格的空气消毒灭菌管理,确保接种地点的干净整洁。

4、出菇技术

等平菇的菌棒出菇要接头的时候,会破坏袋子以及菇种。在袋子还没破之前,真菌棒依照间距5至8层布列成行,间隔要40公分。之后把菌棒两边的上部做出记号4cm长的蘑菇口。休息之后,洒水保湿,一周左右就可以吃了。

5、及时采收

平菇栽培后长到七八成熟时就可以采摘了,避免采摘得太迟,怕培养材料里的养分耗尽太多,导致转潮太慢。采摘完后,要立刻清洁料面。去除质量不好的菇根以及杂物,若是菌袋里水分低于百分之四十的时候要立马补水,利用注水以及浸水的方式。

接种平菇的相关注意事项

在温度适合的情形下,平菇一般48钟头就可以看到菌丝萌生。平菇30天以内就可以爬满菌袋温度。

平菇菌袋比较大不适合选用接种箱接种,一般在总面积8-10平米的接种室或是简单接种帐内接种不错。

接种时4人一组协作实际效果不错,1人承担接种.2人各自承担解除和绑上封袋,另1人承担运输菌袋,那样既省时又省劲。

接种前应严苛挑选栽种种,查验菌苗有没有霉菌,菌丝生长发育是不是一切正常,生长发育异常和有霉菌感柒的菌苗要马上取代。菌苗规定菌丝生长发育充沛,菌龄不能太长,以30天上下为宜。

一般每500克菌苗接种15-20袋。接种量不能太多,也不适合过少,太多非常容易导致早出菇,进而抑止菌丝生长发育,偏少则发菌速率迟缓,危害出菇时间,并且易导致料袋环境污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平菇 (侧耳科侧耳属真菌)

平菇的栽培方式有哪些?

平菇的栽培按对发满菌袋的栽培处理方式不同,可分立墙式栽培和覆土式栽培;又可按脱袋程度分为不脱袋、半脱袋或全脱袋栽培;还可按菌袋与土壤的接触程度分为不覆土、半覆土或覆土栽培。生产者可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技术水平进行选择。

(1)立墙式栽培

①不脱袋立墙式栽培 这是一种传统、较落后的栽培方式,即发满菌后直接把菌袋排放在栽培场所,一般排6~7层,两头出菇,地面浇水保湿。

②单(双)面半脱袋立墙式栽培 每隔50厘米起一宽90~100厘米的畦垄,将菌袋一端留7~8厘米的塑料筒,其余部分脱去,分两行横向排放在畦垄上面,一端朝外,菌块周围用营养土填充,共排6~7层。顶部用2~3厘米厚的营养土封好,中间稍低留灌水槽(图4-5)。

图4-5 单面半脱袋立墙栽培(单位:厘米)

1.灌水槽 2.保留菌袋部分 3.脱袋部分 4.营养土

(2)覆土式栽培

平菇生产中,采用覆土技术,长出的菇体肥大、柄短、盖厚、色泽亮丽,口感与风味俱佳,产量可提高30%以上,且利于稳产,是一种不需再投资的增产措施。覆土栽培的方式有多种,简介如下:

①单(双)面立(卧)埋(半)脱袋(半)覆土栽培 在栽培棚内,每50厘米挖宽80~100厘米、深40厘米的畦沟,灌足底水。全脱袋全覆土即把菌袋全部脱去,竖直排放

于畦沟内,菌袋之间保留1~2厘米间隙,每畦沟排4~5行,袋间用营养土填实,灌水,再在畦面覆2厘米菜园土。全覆土栽培利于保湿,能及时补充菌袋的水分和养分,为菌袋的营养及生殖生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封闭小环境。但因在土层上面出菇,给采菇带来不便,喷水时极易溅到菇体上面。半脱袋半覆土即是将菌袋一端保留7~8厘米的塑料筒,其余部分脱去,保留塑料筒的一端朝上,袋间用营养土填实至高于留料筒部位,覆土的部分用于保水,采菇时较全覆土要干净些(图4-6)。

图4-6 单面立埋半覆土栽培(单位:厘米)

1.保留菌袋部分 2.畦埂 3.脱袋部分 4.营养土

②双面立埋 即将菌袋从中间断开,端面朝上排放在畦沟中,其他同上。

③卧埋 即将菌袋全脱袋后卧放于畦床,再覆土。此法适于较长的菌棒,如采用立埋,底部营养得不到充分利用(图4-7)。

图4-7 卧埋半脱袋半覆土栽培(单位:厘米)

1.保留菌袋部分 2.脱去菌袋部分 3.营养土

(3)立墙式与覆土式组合栽培

在实际生产中,如栽培袋水分大、菌丝壮,应在前期采用“不脱袋立墙式栽培”或“不脱袋立放栽培”(图4-8);出完第1~2潮菇后,则可改用“立(卧)埋半脱袋半覆土栽培”,再出1~2潮菇后,再改用“立(卧)埋全脱袋覆土栽培”。也可出完前2潮菇后直接采用后者,及时补充水分与养分,产量较单一使用“不脱袋立墙栽培”可提高30%以上。

图4-8 不脱袋立放栽培

平菇的栽培技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平菇的栽培技术要点、平菇的栽培技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平菇的栽培技术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