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腐病_黑腐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鼎阳 266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黑腐病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黑腐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黑腐病是严重影响油菜生长的细菌病害,油菜黑腐病怎样防治?

我国生产的油菜籽是一种常见的油料作物,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种植面积也很多。油菜在种植过程中常发生黑腐病,油菜黑腐病会严重影响油菜的生长,那么如何控制油菜黑腐病?

1、选择抗病品种,油菜品种多样,选择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是预防病虫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一些农民朋友选择保留自己的种子。保存种子时,要注意不要将病株的种子作为种子保存,防止种子携带的病菌在种植过程中再次侵染。栽培方面,注意培育壮苗,适当浇水,不要淹水,最好与禾本科等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种植,一般三年左右一次,对减少油菜黑腐病有一定效果。

2、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不可过早,适当浇水,适时蹲苗,注意减少伤口,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地。

3、在100 ml水中加入0.6 ml乙酸和2.9 ml硫酸锌溶解种子,然后控制温度在39℃,浸泡种子20分钟,冲洗3分钟,然后晾干播种,或者用300倍的45%阿莫巴姆水溶液浸泡15-20分钟,冲洗晾干播种;或者用种子重量0.4%的5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防止苗期黑腐病的发生。

4、早发病、合理用药、早预防。一般暴风雨过后要及时观察情况,发现病株可以拔除。发病初期,47%加里农可湿性粉剂900倍液、20%噻虫胺悬浮剂500倍液、5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7%杀螨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连续施用2-3次,每7-10天使用一次。

5、浇水宜小不宜大,油菜黑腐病受湿度影响较大。如果大水漫灌或大雨造成田间内涝,很容易诱发黑腐病。因此,在干旱的情况下进行灌溉,最好经常少水灌溉。

兰花黑腐病是什么病?

黑腐病(Balckrot):又称冠腐病、猝倒病或心腐病等,为世界性病害。病原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palmivora)和恶疫霉(Phytophthoracactorum)。其危害的兰花包括兰属(Cymbidium)、卡特兰属(Cattleya)、文心兰属(Oncidium)、蝴蝶兰属(Phlaenopsis)、万代兰属(Vanda)、兜兰属(Paphiopedilum)、鹤顶兰属(Phaius)、石斛属(Dendrobium)、香荚兰属(Vanilla)等的种类和品种。黑腐病病原主要感染叶片,同时也会感染根部、根状茎、假鳞茎、幼芽、花朵等,感染部位为黑色或黑褐色。发现病症,应及时切除感染部位或器官,集中烧毁,同时用含铜杀菌剂0.1%~0.2%硫酸铜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1%波尔多液等进行喷洒。黑腐病容易通过污染的栽培土传播,因此被污染的土壤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进一步的扩散。经常用50%福美双喷洒是预防黑腐病的有效措施,同时在管理上要保持通风,避免潮湿。

黑腐病的症状:

葡萄黑腐病在国内各葡萄产区都有发生,除个别地区外,一般为害不严重。有时因侵染源较多,环境气候适宜或品种易感病等原因也可造成较大的损失。

黑腐病主要为害葡萄果实,尤其是接近成熟的果实受害更重,也可以为害叶片、叶柄、新梢等部位。症状如下。

果粒:开始呈现紫褐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边缘褐色,中间部分为灰白色,稍凹陷。随着果实的成熟,病斑可继续扩大至整个果面,病果上布满粒粒清晰的小黑点(彩图39),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病果最后变黑软腐,易受振动而脱落,病果最后失水干缩成有明显棱角的黑蓝色僵果(彩图40)。

叶片:病斑多发生在叶缘处,初为红褐色近圆形小斑点,后扩大成边缘为黑色,中间为灰白或浅褐色的大斑(彩图41),直径可达3~4厘米,病斑上亦长有许多黑色小粒点,排列成隐约可见的轮环状(彩图42)。

叶柄或新梢:出现深褐色、长椭圆形稍凹陷的病斑,上面亦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新梢生长受阻。

西红柿黑腐病啥样怎么治

番茄黑腐病黑腐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亦可为害茎、花、果实。叶片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形浅黄色褪绿斑,叶背初生白色霉状物,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潮湿时叶片正面亦可出现灰褐色霉层,随着病情黑腐病的发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

黑腐病病原是半知菌亚门真菌、黄枝孢菌

防治用乐谱道(杀菌丹+戊唑醇),爱可(烯肟菌胺+戊唑醇)或40%苯醚甲环唑, 万兴(氟硅唑+恶唑菌酮),70%甲托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2000倍液,或30%爱苗乳油4000倍液,或50%凯泽水分撒剂1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等药液。每7--10天一次,连续喷洒2—3次。若遇阴雪天气,改用粉尘剂或烟雾剂。

柑橘黑腐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怎样?

黑腐病又名黑心病,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贮藏期果实。宽皮柑橘常见受害,椪柑黑腐与采收时拉断果心中柱导致果内伤有关。幼果和枝叶也可受害。

【症状】

田间枝叶受害,出现灰褐色至赤褐色病斑,并长出黑色霉层。幼果受害后常成为黑色僵果。成果受害症状变化较大,可分以下3种类型:

①黑腐型。病菌自伤口或脐部侵入,初为黑褐色的圆形病斑,后渐扩大,稍凹陷,中部黑色,干燥时病部果皮柔韧。高温、高湿时病部长出灰白色菌丝,后果肉腐烂,病果表面和果心长出墨绿色绒毛状霉层。温州蜜柑和甜橙受害多为此种症状。

②黑心型。病菌自蒂部伤口侵入果实中心柱,并沿中心柱蔓延,引起心腐。受害果肉呈墨绿色,在中心柱空隙处长出大量深墨绿色绒毛状霉。果实外观无明显症状。橘类和柠檬多为此类症状。

③蒂腐型。病斑发生于果蒂部,呈圆形褐色软腐,病斑直径通常在1厘米左右。病菌不断向中心柱蔓延,并长出灰白色至墨绿色霉层。柑橘类多有此种症状。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随病果落到地面越冬,也可以菌丝体潜伏于枝叶病部越冬。次年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贮藏期的主要侵染源是在果园里已受感染的病果,由接触传染,从脱落的果蒂部或伤口侵入为害。高温、多湿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排灌不良,栽培管理较差,树势衰弱的柑橘园,或遭受日灼、虫伤、机械损伤的果实,易受病菌侵染。

【防治方法】

采前与采后防治参照蒂腐病的防治方法。

黑腐病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黑腐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黑腐病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黑腐病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