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_天门冬图片大全

小鼎阳 181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天门冬,以及天门冬图片大全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天门冬的基本知识?

学名:天门冬

别名:天冬、玉竹、天冬草、小叶青、三百棒(湖南),丝冬(海南),老虎尾巴、虋冬、大当门根

科属:百合科天门冬属

类型:多年生半蔓性常绿草本植物

产地: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植物特征:茎:具有椭圆形的肉质块茎,茎丛生而下垂,基部木质化,光滑而多分枝,长可达1米,绿色,茎上有钩刺。 ; ;叶:叶退化成鳞状,簇生。 ; ;花:分状花序,花6瓣,白色或淡红色,有香味,花期为6~7月。 ; ;果:果圆形,浆果鲜红色,10~11月成熟。

价值:1、天门冬能吸收空气中的氟化氢,能消除重金属颗粒。2、天门冬既有文竹的秀丽,又有吊兰的飘逸,适宜装饰家居的客厅和起居室,观赏性极强。3、天门冬的根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可入药治疗阴虚发热、咳嗽吐血、咽喉肿痛、便秘等症状,此外其还具有抗菌、抗肿瘤等作用。4、天门冬枝叶遇火星或明火后,其针叶表面的微型包状气孔可喷射出一种类似于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火星吹灭。当用明火逐渐的靠近天门冬针叶部位时,会有气体从针叶的气孔中喷出,并将火源吹开一定的距离。同时,还会伴随着气体的喷出,形成类似于高压静电场放电时的劈啪声响。由此看来,天门冬是一种具有天然灭火功能的植物种类。5、天门冬可食用,用来做汤,如天门冬麦冬雪梨汤等。

天门冬是什么?

(刘惠卿)

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 别名天冬、小叶青、三百棒,为百合科多年生攀缘草本。主产四川、贵州、云南、浙江、广西等地;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均有栽培。以块根入药,块根中含主要成分为天冬酰胺、瓜氨酸、丝氨酸等19种氨基酸。此外,尚含甾体皂甙天冬甙-Ⅳ、Ⅴ、Ⅵ、Ⅶ,β-谷甾醇,5-甲氧基甲基糠醛、葡萄糖及果糖等。味甘苦,性大寒,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能,用于热病口渴,肺阴受伤、燥咳、咯血、肠燥便秘等症。

一、形态特征

块根长椭圆形或纺锤形,肉质状,外皮灰黄色。茎细长常扭曲,长可达1m以上,具有很多分枝;叶状枝通常2—3枚簇生,扁平而有棱,镰刀状,叶成鳞片状,顶端长尖,基部有木质倒生刺,刺在茎上长2.5—3mm,在分枝上较短或不明显。花1—3朵簇生,下垂,单性,雌雄异株,淡绿色;雄花花被片6,雄蕊稍短于花被;雌花具6个退花雄蕊,浆果球形,直径6—7mm,熟时红色,内含种子一枚(图14—30)。

图14—30 天门冬形态图二、生物学特性

(一)种子生物学特性

种子千粒重47.6—54.3g,干燥后容易丧失生活力,不宜久贮,隔年陈种子发芽率低,不宜使用。不同地区的种子休眠习性不同,福建产种子无休眠期,播种后平均气温18—22℃,土壤湿润条件下播后5—7天开始发根,经36—42天发芽,发芽率为22—58%,但浙江产的天门冬种子,1月底沙藏于温室,在13.6—20.7℃温度下当年只长根,需经低温后于第二年春发芽出苗,有下胚轴休眠习性。

(二)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条件要求

喜温暖、湿润环境。多野生于河边或向阳山坡上,浙江产区年平均温度16℃,7月份平均温度28℃;一月份平均温度4℃;年降水量1000mm左右。花期6—7月,果期7—8月。忌强光直射,尤其幼苗期一经烈日照射,茎梢枯萎甚至死亡。因此,应适度荫蔽或与高秆作物或林木间作。土壤适宜较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不宜在粘土或土壤贫瘠干燥的地方栽培。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四川产区多种在海拔600—1000m地方,以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好。如林地种植,应选混交林或稀疏的阔叶林地,松林地和粘土不宜栽培;若农田栽培,需与其他作物间作。播种前应深翻土地,施足基肥,每亩可施3000kg左右,整细耙平作成130cm宽的高畦,北方可作平畦。

(二)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

当7—8月果熟采下种子,搓去果肉,清洗干净,选择籽粒大、饱满、乌润发亮的作种。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3—4月份,秋播8—9月份,在无霜或霜期短的地区,以秋播为好,发芽率高,生长健壮。春播种子用2—3倍湿沙贮藏过冬。

播种时,选荫蔽度30%树下作畦,也可搭棚遮荫,畦宽100—150cm,于畦面横向开沟,沟深约3.5cm,条播,播后盖细土或混有草木灰的土杂肥。上面再盖一层薄草保湿。播种一个月内注意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免影响发芽,出苗后揭去盖草,苗期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注意松土、除草,适当追施氮肥。经培育一年后即可移栽,在秋季(10月)或春季萌芽前移栽,行距30—40cm,株距20—25cm。在正常情况下,育苗1亩可移栽9—10亩。

2.分根繁殖

每年于3—4月,植株未萌芽前,将根挖出,每株可分成3—5簇,每簇应有芽1—2个,穴栽每穴一簇,行距30cm、株距20—25cm,栽后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10—15天出苗。

(三)田间管理

春季干旱地区,要经常注意浇水,生长期间需锄草、松土4—5次,每次松土不宜太深,以免伤及块根。

搭架:当茎蔓长到50cm左右时,要设支架或支柱,使藤蔓缠绕生长,以利茎叶生长和便于田间管理。以后每年在化冻萌芽前,每亩施厩肥2500—3000kg,用四齿划土,使粪土均匀混合,6月下旬或7月上旬可追施稀粪水一次或每亩施过磷酸钙25kg,沟施,覆土后浇水。

(四)病虫害防治

短须螨(Brevipalpus sp.) 又名红蜘蛛,于5—6月为害叶部。防治方法:参见地黄。

四、采收与加工

定植后2—3年即可采收,若种植4—5年采挖,产量更高。采收期9月至翌年春萌芽前。割去蔓茎,挖出块根,抖去泥土,除去须根,将粗块根入药用。留母株及小块根作繁殖材料,生长4—5年,亩产鲜根可达2500—4000kg。

加工:洗去泥土,放在沸水内煮12分钟左右,到易剥皮时即可,剥去外皮,烘干至8成时,再用硫磺熏10小时,再晒至全干,鲜根加工折干率9—10%。贮藏干燥处,以防受潮发霉,虫蛀。

天门冬的生态习性是怎样的?

天门冬别名天冬草、天冬、非洲天门冬。原产于非洲南部,我国南北各地盆栽相当普遍。草本,多年生枝条半木质,可长成亚灌木状。茎呈拱形下垂生长。根节膨大呈纺锤形,白色半透明,内含大量水分。叶退化呈鳞片状或刺状,着生在茎节处,极不明显,所谓针叶实际是小枝的变态,数枚簇生在一起。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冬季室温应保持10℃左右,能忍耐2~3℃短时间的低温,较耐暑热。在阳光或蔽荫环境下均能生长,如果空气干燥、高温和暴晒,叶状枝常常发黄失去光泽,秋后如果光照不足果实很难变红。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疏松的砂质土,极耐干旱,在轻碱性土中也能正常生长。

天门冬生长快,适应性强,三年生的植株茎蔓开始老化,膛内中空,叶状枝失色,应当淘汰,或分株后剪掉老蔓进行更新,有“养小不养老”之说。每年早春翻盆换土1次,可剪掉1/2左右的外围根系,如果2年不翻盆换土,肉质根会充满全盆,常把表土顶起,以至无法浇水,有时会把花盆胀裂。

我国北方,春、夏季应适当遮荫,防止暴晒,并经常喷水,从4月下旬开始每隔10天左右追肥1次,到7月中旬停止。夏季室外养护时每天应浇透水1次,春、秋两季应见干见湿,室内养植要加强通风。

天门冬用途相当广泛,由于茎蔓稠密而下垂,可将盆体全部遮挡起来,多用它作镶边材料,室内陈设多摆放在窗台或几架上,也可吊挂以欣赏其下垂的茎蔓。

肉质根是重要的中药材,含天门冬酰胺和5-甲氧基呋喃甲醛,主治多种疾病。

天门冬有什么植物学特征?

天门冬是园林、庭院中常用的观叶观果植物,属多年生蔓性草本,茎细柔、能卷络他物而上,梢有蔓性,地下块根肥大,攒簇而生,可入药。

又名小叶青、明冬、冬山草。百合科天门冬属。原产中国。天门冬早春萌发,枝叶翠绿细腻,叶细小茂密,长而尖,夏日开花,常两三朵丛生,花小,黄白色,有甜香味。花后结实圆形,初时绿色后逐渐变红,点缀于叶间,宛若珊瑚珠,色泽明媚,最为可人。

天门冬的功效与作用 天门冬怎么吃

天门冬是种可以用来在家中养殖观赏的植物,而且不仅如此,它还可以被用来食用和当做药材。怎么样,是不是一种非常具有养殖价值的植物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它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吧。

天门冬性状鉴别

本品呈长圆纺锤形,略弯曲,中部肥满,两端渐细而钝尖,长6~17厘米,中部直径0.7~1.5厘米,全体淡黄色或浅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有纵纹或纵沟。干透后质硬,未干透者质柔软。有粘性。断面蜡质样,颜色与外色相同,蒸煮不透的中间有不透明的白心。气微,味甘、微苦。以肥满、条大、淡黄色、半透明者为佳。

天门冬的功效

性味归经:味苦微甘、气大寒。味厚气薄、沉、阴也。归肺、肾经,入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

养阴生津、清火润燥、袪痰止咳、利尿解热之功效、为治疗肺、肾虚热之要药。主治肺热肺炎、肺痈肺痿、肺萎缩、肺虚有热、肺热燥咳、痰稠难咯、咯血气逆、咳嗽吐血、吐脓吐血、痰嗽喘促、消渴嗌干、足下热痛、虚劳骨蒸、阴虚有火之证;热病伤阴、咽喉痛、喉干咽痛、津少口渴、支气管炎、肺结核、白喉、百日咳、心脏性水肿、热病口干、糖尿病、便秘、盗汗、遗精、脚痿、肠燥便秘、早期乳癌、风湿偏痹、体虚衰弱等。

外用治疮疡肿疖,虫蛇毒伤。茎枝治皮肤病。

天门冬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阴虚火旺,尤其虚热咳嗽者。

1、治肺虚咳嗽,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和肺结核患者,尤其有粘痰难以咯出,久咳而偏于热者,可用天冬润燥化痰和滋补身体,常配生地、川贝、百合等,方如天门冬丸。

2、治肺痿、肺痈,取天冬凉润能解热,并配山慈姑、穿破石等解毒药,方如天破汤。

3、治阴虚发热,如贫血、结核病、病后体弱等之低热,配熟地补血,党参补气,方如三才汤。如为热病后期之阴虚兼有肠燥便秘,则配生地、火麻仁、当归等。

天门冬的食用方法

1、天门冬酒:取天门冬40g、高粱酒500ml。将天门冬用竹刀剖去心,之后与水同入砂锅进行煎煮。待煮有约40分钟后,去渣取液,兑入高梁酒中,装瓶密封一段时间后即可服用。取用此酒时每次10~30ml,每日1次,以午后服为宜。不过对于阳虚阴盛、脾胃虚寒见有食少便溏症状者,则不宜饮用。

2、天门冬膏:准备天门冬100g,阿胶、杏仁、川贝母、茯苓各50g。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之中,加水煎取浓汁,加入约等量的炼蜜搅匀,煮沸后即可。食用时每次吃1匙。

此法可养阴润燥、清火,滋阴止血,化痰止咳,茯苓滋养益脾,可于有阴虚肺燥、咳嗽咯血症状之人。

3、天门冬粥:取用天门冬15g,粳米100g,冰糖适量。将天门冬煎水取汁,然后入粳米煮粥,待粥快熟时加入冰糖煮至粥熟即可使用。本方主要在于清火润燥、益胃气、润肺益胃,可用于有阴虚肺燥、咳嗽咽干、阴虚胃热、消渴口干、燥热便秘等症之人。

看了上面的介绍以后,大家对天门冬的了解是不是更加深入了,是否也激发了大家养殖天门冬的兴趣呢?在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大家,天门冬虽然是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一定要注意使用适量,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哦。

天门冬有哪些作用?

天门冬:味甘、苦,性大寒。含有天门冬素、β-谷甾醇、甾体皂苷、糠醛衍生物、黏液质等。有增强免疫、镇咳、祛痰及抑菌等作用。功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适用于肺阴不足、干咳少痰,劳嗽咯血,热病伤阴,或阴虚内热、口渴舌干,消渴,肠燥便秘等症。用法:6~15克煎服。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天门冬和天门冬图片大全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天门冬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