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草_蜈蚣草水草怎么养

小鼎阳 148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蜈蚣草,以及蜈蚣草水草怎么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蜈蚣草有哪些管理措施?

蜈蚣草适应性强,管理较粗放。盆栽用土以壤土、腐叶土和粗沙等量混合配制,并施入基肥。生长期间应置于散射光下,每月施2次追肥。尽管蜈蚣草耐干旱,但水分供应不足则植株矮小,叶色不佳,故应及时浇水。越冬温度宜保持在5℃以上。

什么是蜈蚣草

蜈蚣草(拉丁学名:Eremochloaciliaris(Linn. ) Merr.,别名:百足草),凤尾蕨科凤尾蕨属陆生蕨类植物。其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境。 其植株高可达150厘米,根状茎直立,短而粗健,密蓬松的黄褐色鳞片;叶簇生,柄坚硬,深禾秆色至浅褐色,叶片倒披针状长圆形,一回羽状,顶生羽片与侧生羽片同形,互生或有时近对生。它广布于中国热带和亚热带,以秦岭南坡为其在中国分布的北方界线,北起陕西、甘肃东南部及河南西南部,东自浙江,经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西达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南到广西、广东及中国台湾。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密丛生,纤细直立,高40-60厘米。叶鞘压扁,互相跨生,鞘口具纤毛;叶舌膜质,极短,截平;叶片常直立,长2-5厘米,宽2-3毫米,先端渐尖。总状花序单生,常弓曲,长2-4厘米,宽约3毫米,花序总梗及其轴节间被微柔毛。无柄小穗卵形,覆瓦状排列于总状花序轴一侧;第一颖厚纸质,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顶端突尖,无翅,两侧具多数长2.5-3毫米近平展的刺;刺微粗糙;背面密生柔毛或微柔毛;第二颖厚膜质,3脉,脊之下部有窄翅;第一小花雄性,外稃先端钝,内稃较窄,花药长约1毫米;第二小花两性或雌性;花药较大,长约1.5毫米;柱头黄褐色。颖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

有柄小穗完全退化,仅存有长尖的小穗柄,柄长约2毫米,基部着生处具柔毛。花果期夏秋季。

生长习性

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

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的石缝中和树干上。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境。生长适温3~9月为16~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6℃。冬季温度不低干8℃,但短时间能耐0℃低温。也能耐30℃以上高温。

蜈蚣草喜湿润土壤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春、秋季需充足浇水,保持盆土不干,但浇水不宜太多,否则叶片易枯黄脱落。夏季除浇水外,每天还需喷水数次,特别悬挂栽培需空气湿度更大些,否则空气干燥,羽状小叶易发生卷边、焦枯现象。规模性栽培应设遮阳网,以50%~60%遮光率为合适。

蜈蚣草要怎么繁殖?

蜈蚣草系蕨类植物,不开花,不结实,因而无法用种子繁殖。那么它怎样繁衍后代呢?其繁殖器官是叶背面的孢子囊群。它们整齐地排在小叶片中脉的两侧,呈褐色颗粒状,具肾形的孢子囊盖,内含卵圆形的孢子,粉状,熟后自动脱落,繁衍后代。可收集成熟的孢子种植。家庭养植常用的方法是分株,这种方法具有成形快,操作简便的特点。

蜈蚣草别名肾蕨,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直立生长的地下块茎,其上密生棕色鳞片,由块茎的主轴上抽生匍匐茎,匍匐茎在土壤表层横生并能长出分枝,在分枝上又能形成新的块茎,使植株不断扩大。羽状叶从块茎主轴上抽生,呈披针形。

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不耐寒,也怕暑热。3~9月份的生长适温是18~26℃,9月至翌年3月份的生长适温是12~18℃,能忍耐短时间2~3℃的绝对低温,怕阳光暴晒,但也不能常年蔽荫,春、夏、秋三季在疏荫下生长良好,喜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不耐旱,较耐水湿,耐肥力强。

蜈蚣草抽生地下匍匐茎的能力较强,盆土用泥炭、腐叶和面沙各1/3混合,家庭陈设最大栽入“坯子盆”内。翻盆时如不分株,应将一部分外围须根剪掉,同时剪掉老叶,使植株彻底更新。空气湿度要大,防止暴晒,也不能全部蔽荫,夏季要防暑降温,否则小叶会大量脱落。盆土应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经常向空中和地面喷水。春、秋两季各追施2~3次液肥。10月上旬应移入中温温室或有供暖设备的室内,冬季要多见阳光,少浇水,不要追肥。

蜈蚣草的羽状复叶奇特美丽;四季常青,又较耐阴,是深受欢迎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

蜈蚣草的叶片水养耐久,是插花艺术中不可多得的配叶植物。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和日本把蜈蚣草的叶片加工成翠绿的干叶,供插花长期使用。

蜈蚣草是什么类植物

蜈蚣草是凤尾蕨科蜈蚣草,凤尾蕨属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150厘米。根状茎直立,短而粗健,木质,密蓬松蜈蚣草的黄褐色鳞片。叶簇生蜈蚣草;柄坚硬,深禾秆色至浅褐色,叶片倒披针状长圆形,一回羽状;顶生羽片与侧生羽片同形,互生或有时近对生,中部羽片最长,狭线形,不育的叶缘有微细而均匀的密锯齿,几乎全部羽片均能育。

广布于中国热带和亚热带,以秦岭南坡为其在中国分布的北方界线。北起陕西、甘肃东南部及河南西南部,东自浙江,经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西达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南到广西、广东及台湾。生钙质土或石灰岩上。

该种从不生长在酸性土壤上,为钙质土及石灰岩的指示植物,其生长地土壤的pH为7.0-8.0。

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砷的储量占世界范围的70%,矿山开采和冶炼都会造成砷污染。实验发现,随着蜈蚣草逐渐长大长高,羽叶中的砷浓度也越来越高,繁殖的第二代和刈割后的第二茬蜈蚣草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砷富集特性,证实其砷富集功能具有明显的遗传特性。

广布于中国热带和亚热带,以秦岭南坡为其在中国分布的北方界线。北起陕西(秦岭以南)、甘肃东南部及河南西南部卢氏、西峡、内乡、镇平,东自浙江,经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西达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南到广西、广东及台湾。在旧大陆其他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也分布很广。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蜈蚣草和蜈蚣草水草怎么养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蜈蚣草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